|
 |
洗滌機械 |
|
|
|
水洗行業“水”有多深 |
|
|
發布時間:2012-1-14 文章來源:宏大紡織機械 點擊:2272 |
|
正規的水洗流程應該是這樣的:根據纖維的種類特征不同以及不同來源地,將床單、枕套、餐布等物品分開洗,最后經高溫消毒整燙后、自動折疊好。 蘇州水洗行業發展現狀和具體操作又是怎樣?記者采訪中發現,在一些水洗廠,怎么洗、怎樣算洗干凈,全由各家老板說了算。
餐布床單毛巾混洗幾乎只用“強力粉”
據何眾洗滌服務部總經理崔立勇介紹,按照正規的水洗操作,企業在接到客戶送洗的用品后,第一道工序應該是分揀,就是將重污、輕污的物品分開來;然后在洗滌過程中,根據纖維的種類特征不同,以及不同來源地,將餐布、臺布以及床單、枕套、毛巾等分類清洗。 記者在相城區朗力福路一家門口掛著藍天織帶廠招牌的廠區內看到,這里3家小型水洗廠的工人似乎沒有分類清洗的概念,而是將餐布、臺布、床單、毛巾一古腦兒混在一起洗。 當天下午3點多,一輛送洗的面包車停在了最東邊的那家水洗廠,只見一個洗衣工人上前將司機拖下的一個布草包打開后,拎起來就往洗衣機里面放,里面既有床單、被套等賓館床上用品,還有餐巾、臺布、工作服等餐館用品。對此,工人的解釋是“數量不多,不需要分開洗”。 在這個水洗廠主管那里有本記錄每天工作量的本子,上面顯示,來這里洗滌這類公共紡織用品的單位,大部分為當地及周邊一些中小型賓館、飯店,每天約有20來家。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,一個個被工人用來洗滌的洗滌用品桶,都寫某某品牌強力粉的字眼,這是一種專門用來水洗公共紡織用品的洗衣粉,除此之外,沒用到其他洗滌用品。工人們笑著說,這種洗衣粉就能洗干凈一切,還用其他干什么。當有人提起氯漂、中和酸等工藝時,工人們稱“從沒聽說過”。關于對洗好的用品如何進行消毒時,其中一家的一位工人說:“不用消毒。 ” 而在園區甪勝路,記者看到那里一家小水洗廠為當地一些洗浴中心清洗的毛巾類用品,就直接掛在樹上曬太陽,是否是在消毒,不得而知。
衣物未洗凈就整燙冒出蒸汽難聞刺鼻
水洗廠洗滌的是公共紡織用品,不僅數量多,使用頻率高,而且臟,為此洗滌要求更高。除了洗衣粉外,還需用乳化劑祛油,通過彩漂或氯漂消毒,并在最后用中和酸祛氯、祛銹等這些工藝,來確保衛生、干凈并提高使用壽命。然而,一些中小型水洗廠在洗滌這些用品時,似乎只用強力粉,并且不消毒。 在藍天織帶廠三家水洗廠中,一家洗衣機排出的水還又黑又臟,全是白色泡沫時,工人就已經將洗衣機內的東西取出,送到了下一道工序——整燙。現場,這些物品整燙時冒出的蒸汽發出難聞的氣味。 而隔壁一家廠的工人則告訴記者,為了省錢,這些沒有明顯污漬的用品,只被用清水過一遍,根本沒有洗滌。
一個“亂”字根在哪正規水洗成本太高
水洗行業如何形成這樣的亂象?崔立勇認為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,是正規的水洗企業成本太高,讓一些不規范的小企業鉆了空子。他以自己企業現狀為例,現有干洗、水洗兩個車間,20臺全自動洗衣機和一臺大型自動折疊機,一臺大型自動整燙機,雖然現在的工作量并未吃飽,但是目前只敢接蘇州市區以外的賓館、洗浴中心等企業的洗滌單子,因為沒有貨車進入市區的“生活用品通行證”,每個月為去一些市區的賓館等單位接送“布草”,需承受5000余元的罰款,成本太高。 同時,目前水洗行業服務的對象,主要是一些經濟型酒店、足浴以及桑拿洗浴中心等,這些單位普遍規模不大,能接受的洗滌價格不高,當正規水洗企業成本上去后,他們就為了貪便宜去找一些小型水洗廠。
行業門檻要提高監管還需再嚴格
據蘇州工商局統計,至今年6月底,蘇州大市范圍單單餐飲旅游酒店就有1357家,市區范圍將近十二萬只床位。為此,作為蘇州洗滌行業的資深人士,市洗滌行業協會副會長歸美華等期待,在行業自律的同時,政府能否出臺一些相關扶持政策,引導行業優勝劣汰,讓規范企業做大做強。 業內人士表示,水洗行業準入門檻太低也在一定程度上“促成”了目前行業亂象,希望衛監、環保等監管部門提高監管力度。衛監及環保部門能否嚴格許可條件,提高準入門檻,促進行業規范提升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