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歲的浙江電臺動聽968女主播郭夢秋,前日健身后回家,突然暈了過去。
當晚10:39,醫(yī)生們宣布:搶救無效。
她是浙江傳媒學院07級錄音專業(yè)的學生。
她愛唱歌,是2011年青海衛(wèi)視的選秀節(jié)目花兒朵朵中的東部10強、全國20強。
她塞進汽車音響的首張CD,是《思念是一種病》。
她養(yǎng)的小貓名叫seven,是白貓,她戲謔說,像只老鼠。
她愛自己種菜,種出南瓜、黃瓜,滿溢成就感。
她的微博最后一條更新是在7月31日19:44,內容還在評論倫敦奧運會,是出事前一個多小時發(fā)的。
在這一條微博下面,昨日已經跟了幾千條評論,多數人得知她出事后,送上了“蠟燭”,祝福她一路走好。
醫(yī)生結合她家人的病史描述,診斷是心源性猝死,高度懷疑病毒性心肌炎。
從此天堂里又多了一位愛唱歌的天使。
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,媽媽在她身邊輕輕呼喚:寶貝、寶貝!
爸爸和她說的最后一句話,是責怪她:傻!
昨日凌晨,浙江電臺動聽968的微博上跳出一條消息:我們的好同事、主持人郭夢秋于7月31日晚在家中突發(fā)心肌梗塞,經急送新華醫(yī)院搶救無效辭世。年僅25歲。音樂是她的夢想,愿夢秋在天堂聽見歌聲。
記者昨日趕往浙江省新華醫(yī)院。該院總值班阮芝芳正好當時在搶救現場。“雖然夢秋送來時已無生命跡象,但醫(yī)生們都不舍得放棄,三班醫(yī)生輪流進行心肺復蘇,頭上的汗都顧不上擦,只希望能發(fā)生奇跡。”
前天晚上大概9點多,郭夢秋被送到省新華醫(yī)院急診室,當時,家人說她剛健身回家,突然倒在地上,心跳呼吸都停了。醫(yī)生說,到醫(yī)院時,郭夢秋已經沒有生命體征;雖經急診科醫(yī)生們的全力搶救,仍然走了。
這位年僅25歲的姑娘,性格陽光。
記者從夢秋的微博上留意到,她平時還是很健康的,但半個月前感冒,18日的微博寫到“扁桃體發(fā)炎,半瓶VC下去了~還是不見好~我不想做沙啞郭啊~~”。
夢秋的爸爸回憶道,夢秋說過這幾天有點胸悶,心跳也有點快。當時,我們讓她去醫(yī)院看看,可惜她最終沒去。“這孩子,要工作不要命,太傻!”
夢秋已離去,留下親朋好友無限悲痛。
一位自稱是夢秋姐姐的親人,忍住心痛,發(fā)出了好幾條微博懷念她:
“我從未想過要發(fā)這種微博,從未想過會有這樣一天!聽著她的歌聲,肝腸寸斷!為何生命如此脆弱?為何這么美麗、燦爛的女孩就這樣消失?我最美麗的妹妹,祝福你一路走好!我們真的真的舍不得你!在天堂繼續(xù)歌唱、繼續(xù)展現最美的笑容!愛你的姐姐!”
“命運如此殘酷!妹妹就這么走了,她的手仿佛還柔軟著,她的肌膚還未曾冷卻;腦海里還有你的笑容縈繞,耳邊還有你的歌聲……”
昨天,她的辦公桌上,放上了兩只千紙鶴。還有同事們送上的信,黃色的憤怒小鳥,無辜地瞪著已經失去主人的辦公椅。
夢秋同辦公室的同事、主持人魯瑾昨天早上7點看到同事的留言,說“再也看不到她的笑容了”。魯瑾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:“懵了。一個辦公室的同事,我們怎樣度過沒有了夢秋的今天。”(記者 王蕊 林丹 通訊員 周小敏)
追新聞:
過勞死,頻頻襲向年輕人
就在今年6月份,一位25歲的淘寶皇冠級女店主,本來打算10月份舉行婚禮,卻被發(fā)現過勞致死在出租房中。據了解,她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,工作強度很大。
7月份,一位25歲的“宅男”小伙子連續(xù)上網數十小時,猝死家中。
醫(yī)生說,疲勞、免疫力下降,是猝死這類疾病的元兇。
對都市年輕白領來說,熬夜、疲勞、長時間工作,太正常不過。
每每遇到這樣的病人,醫(yī)生都很惋惜,這么年輕,太可惜了。
能不能讓我們在“太可惜”來臨之前,重視自身健康?!
邵逸夫醫(yī)院心內科主任傅國勝說,該院今年救治過3例30歲以下的猝死年輕人,其中2位是從事IT行業(yè)的,還有一位生活飲食極不規(guī)律,也是一位“宅男”。
感冒引發(fā)心肌炎,奪走年輕生命
省新華醫(yī)院副院長、心血管專家黃抒偉教授說,初步判斷,郭夢秋屬于運動性猝死。這與進行劇烈運動和她近期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有很大的關聯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老人和兒童免疫力差,患感冒后更易發(fā)展為心肌炎。其實恰恰相反,20歲左右的年輕人,較老人更易中招。
年輕人免疫力強,身體受到病毒攻擊后產生免疫反應,可能會誤傷心肌細胞,這也是為什么感冒后出現心肌炎的概率會增加的原因。
由于心肌炎早期很難與病毒性感冒區(qū)分開,專家建議,感冒時一旦出現胸悶、氣短、心悸等癥狀時,就要及時就醫(yī)。“這種發(fā)病非常迅速,死亡率高達70%~80%。”黃抒偉說:“上個月,醫(yī)院收治了一位與夢秋一樣的同齡女孩,感冒3天后因全身無力、昏厥發(fā)作被家人送來急診室,幸好搶救及時,算是撿回來一條命。”
記者從浙醫(yī)一院、浙醫(yī)二院等大型綜合性醫(yī)院了解到,每年都會有因病毒性心肌炎發(fā)作,來不及搶救而去世的年輕人。
院士警示:疲憊時,請不要劇烈運動
邵逸夫醫(yī)院成立心臟中心,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受聘為中心名譽主任。昨日記者采訪他時,他再三提醒:不要以為自己身體強壯,一旦感到疲憊時,請千萬不要劇烈運動。
葛均波說,在全世界范圍內,3位死亡者中,就有一位是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的。
一般情況下,猝死高發(fā)在40~55歲的男性和絕經期前后的女性身上。而年輕人發(fā)生猝死的多數原因,與心臟冠狀動脈痙攣有關。因為大量的病例證實,人在疲勞狀態(tài)下從事劇烈的跑步等活動,可能引發(fā)猝死。
葛均波院士推薦游泳、散步、太極拳等有氧運動。
此外,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,對人的殺傷力也很大,應學會疏導自己的情緒。 |